為什么城市道路要安裝隔離護欄
交通亂象多 文明意識淡
現階段,我國大部分城市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道路擁堵現象,成為城市發展過程中的一大頑疾。我市也不例外,以前每到高峰時段,市城區道路路網逼近飽和狀態,稍有意外,交通便會嚴重擁堵,加之機動車隨意變道、搶道、逆向行駛,電動自行車、自行車隨意駛入機動車道,行人與機動車爭搶活動空間等交通亂象頻現,帶來不少交通問題。
亂象一:機動車隨意變道、搶道、掉頭。
在市城區主干道路隔離帶開口處、交叉地段、十字路口等處,經常出現堵車現象;次干道和小街小巷亂停亂放秩序混亂,部分車輛不按規定線路行駛,隨意掉頭、強超搶會等現象較為普遍。
亂象二:行人、自行車我行我素。
記者調查發現,行人亂穿馬路的現象在市城區各主次干道比比皆是。行人不走斑馬線、無視交通信號燈、隨意橫穿馬路,這些現象加重了城市道路的交通負荷。機動車在行駛時忽走忽停,有時對突如其來的行人避閃不及,極易發生交通事故,造成道路擁堵。
亂象三:非機動車與機動車的搶道“戰爭”。
在市城區各主次干道,數量龐大的電動自行車一族穿行在機動車間,不管在哪個路段,都會發現有自行車、電動自行車在車流中“瀟灑”地“左右逢源”,使得汽車不得不猛踩剎車減速。
亂象四:違章泊車、占道經營,人行道、自行車道被“占道”。
隨著城區私家車數量的增多,市城區的公共停車場無法與快速增長的汽車數量相適應。因此,違章泊車成了城區的亂景之一,也成為城市發展過程中的頑疾。在市城區一些學校、幼兒園附近,每到上下學之際,汽車亂停亂放現象比比皆事,停放的車輛有時長達百米,這必然會壓縮道路的寬度。由于道路本身不寬,又加上車輛隨意停放,直接影響交通的順暢,過往司機、行人怨聲載道。
安裝隔離護欄治亂疏堵
城區有些道路為什么擁堵?市交警支隊的相關負責人說,原因有三,一是機動車數量猛增,加之駕車新手文明出行意識淡薄,上路隨意掉頭、亂停亂放現象嚴重。二是市城區的道路功能與機動車數量猛增不相適應,大量的機動車擠壓在人口密集的文苑街、安寧街、迎賓街、順城街、中都路等路段,而市城區主干道多、次干道和支路少,三者之間比例失衡,無法形成循環交通,甚至部分主干道和次干道、支路寬度不夠,機動車、非機動車、行人混行,極易形成交通擁堵。三是交通參與者遵紀守法意識薄弱。在市城區主干道路隔離帶開口處、交叉地段、十字路口和人車公用的道路,經常出現堵車現象;次干道和小街小巷車輛亂停亂放,有些車輛不按規定線路行駛,隨意掉頭、強超搶會等較為普遍,這些現象加重了城市道路的交通負荷。
記者在市城區中都路上看到,整條道路安裝了中心隔離護欄。車輛按照護欄設置有序通行,在過街路口,還設置了安全島,行人橫過馬路時,可在安全島內停留,等候車輛行駛過后,再通過馬路,象牙白的隔離護欄成為市城區一道亮麗風景線。執勤的一位交警告訴記者,隔離護欄設置有三個特點,首先是護欄具有低碳環保功能,護欄的頂部安裝有燈,白天利用太陽能的原理進行能量儲存;到了晚上,護欄上閃爍著散光警示燈,提醒駕車者道路中設有隔離護欄。其次,護欄的高度有所增加,以往的隔離護欄的高度較低,有些行人常橫跨護欄,很不安全,現在的護欄高度在1.1米以上,行人很難跨過去。此外,在安裝護欄時,交警部門充分考慮行人過街的需求,在過街路口設置了安全島,行人過街時可在安全島等候,待安全后再過街。
疏堵保暢效果明顯
在主干道上設置中心隔離護欄,加大交通基礎設施建設,使得行人橫穿馬路、機動車違章掉頭等現象明顯減少,道路變得暢通,機動車輛的車速比過去有了相應的提高,交通參與者守法率大幅提升,城市交通環境得到明顯改善。
交通事故減少了。在車行道設置中心隔離護欄,遏制了機動車隨意掉頭、強行超車、不按導向車道行駛等現象,特別是機動車在干道與巷道的交會處通行時,隔離設施發揮了有效分離和讓行的作用,減少了沖突,提高了通行效率。交警房飛表示,安裝隔離護欄后,人車發生碰撞的事故明顯減少。出租車司機趙躍軍說,機動車中心隔離護欄為廣大駕駛員和市民提供了一個安全的交通環境。由于駕駛員的素質、技術水平參差不齊,對交通規則的遵守程度也各不相同。市城區部分道路安裝隔離護欄,大大規范了交通秩序,這一舉措我們很贊同。
行人交通秩序明顯改觀。隔離護欄的設置,減少了行人亂穿馬路、人與車混行、行人無規則亂竄的現象,人與車相互間的沖突大幅下降。住在市城區迎賓街的退休干部張亮說,機動車中心隔離護欄,起著規范交通秩序的作用。雖然有時過街要轉個大圈,不大方便,但遏制了行人橫穿馬路、車輛隨意掉頭的現象。
交通參與者守法率提高。從設置道路中心護欄整體情況來看,機動車、非機動車、行人平均守法率大大提高,交通參與者守法意識增強,不但提高了道路通行率,減少了交通事故的發生,也進一步提升了城市文明形象。
道路暢通有序了。家住市城區中都路的市民王建明說,以前沒有隔離護欄,機動車搶道、掉頭很隨意,加重了道路的負荷,常常出現擁堵;安裝隔離護欄后,汽車不能隨意掉頭,越黃線搶道超車的現象也得到遏制,給車輛有序行駛提供了空間,確保了道路暢通